部门 | 岗位名称 | 学科方向 | 用工形式 | 学位 要求 | 经历、背景要求 | 岗位任务要求 | 招聘人数 |
马克思主义学院 | 2018100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带头人 | 马克思主义理论、哲学及相关专业 | 事业编制 | 博士 | 中共党员,原则上年龄不超过50周岁,国家级、省部级人才计划获得者,或国家、省部级人文社科项目负责人,或国家、省部级人文社科奖,或入选下列国家、省部级教学项目之一:精品课程、优秀教学团队、教学名师、教学成果奖(排名前3)。 | 承担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建设、思政课教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。 | 1 |
2018100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科带头人 | 马克思主义理论、政治学及相关专业 | 事业编制 | 博士 | 中共党员,原则上年龄不超过50周岁,国家级、省部级人才计划获得者,或国家、省部级人文社科项目负责人,或国家、省部级人文社科奖,或入选下列国家、省部级教学项目之一:精品课程、优秀教学团队、教学名师、教学成果奖(排名前3)。 | 承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科建设、思政课教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。 | 1 | |
20181005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学科带头人 | 马克思主义理论、史学及相关专业 | 事业编制 | 博士 | 中共党员,原则上年龄不超过50周岁,国家级、省部级人才计划获得者,或国家、省部级人文社科项目负责人,或国家、省部级人文社科奖,或入选下列国家、省部级教学项目之一:精品课程、优秀教学团队、教学名师、教学成果奖(排名前3)。 | 承担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学科建设、思政课教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。 | 1 | |
20181006思政课教师 | 马克思主义理论、哲学、政治学、史学、中共党史及相关专业 | 事业编制 | 博士 | 中共党员,原则上年龄不超过35周岁,国内外知名高校或研究机构相关专业博士或博士后,发表过高水平论文,有海外学习工作经历优先。 | 承担思政课教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。 | 6-8 | |
20181007思政课教师 |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、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| 事业编制 | 博士 | 中共党员,原则上年龄不超过45周岁,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,省部级人才计划获得者、或省部级人文社科项目负责人、或省部级人文社科奖、或省部级教学成果奖(排名前3)优先。 | 承担思政课教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。 | 2-3 | |
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| 董玉来 TEL:021-61900779 Email:myzp@shou.edu.cn |
部门 | 岗位名称 | 学科方向 | 用工形式 | 学历学位要求 | 经历、背景要求 | 岗位任务要求 | 招聘人数 |
学工部 | 20181301专职辅导员 |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| 事业编制 |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| 1.中共党员,具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,并获得相应学位,且本科和研究生阶段均为全日制统招学生; 2.政治立场坚定,品行端正,有较强的纪律观念和规矩意识;热爱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,有强烈的事业心、工作责任感和奉献精神; 3.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、语言文字表达能力、教育引导能力、调查研究能力; 4. 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、社会学、心理学、教育学、哲学、法学、历史学、计算机、人力资源管理等相关学科专业背景者同等条件下优先; 5.熟悉学生工作,具有博士学位者优先。 | 1.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; 2.开展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; 3.开展学生工作相关科研工作; 4.开展学生工作相关教学工作; 5.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。 | 6 |
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| 辅导员队伍建设办公室 TEL:021-61900484 Email:xsczp@shou.edu.cn |
部门 | 岗位名称 | 用工形式 | 学位要求 | 经历、背景要求 | 岗位任务要求 | 招聘人数 |
马克思主义学院 | 20181008教学秘书 | 事业编制 | 研究生学历,硕士及以上学位 | 1. 中共党员,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或相近学科硕士及以上学历; 2.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,认真负责,具有较强的沟通与协调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; 3.文字表达能力强,善于归纳材料、梳理数据,能熟练运用有关办公软件; 4.身体健康,工作踏实,吃苦耐劳,具有较强的工作执行力; 5.热爱教学管理及教学研究工作; 6.具有教学管理岗位相关工作经历者优先。 | 协助学院领导开展学院教学管理和教学研究工作,保障学院教学秩序正常运行;完成学院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。 | 1 |
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| 董玉来 TEL:021-61900779 Email:myzp@shou.edu.cn |
欢迎光临 上海海洋大学-海洋之家 (http://bbs.bookcoffee.com.cn/) | Powered by Discuz! X3.1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