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看: 5174|回复: 0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海大开除作弊学生,杀鸡真能儆猴?唬谁呢?

[复制链接]

233

主题

378

帖子

1628

积分

金牌会员

Rank: 6Rank: 6

积分
1628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发表于 2018-1-23 08:32:10 |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
最近两周,是全国不少高校的期末考试周。提起大学期末考,总有绕不开的话题:考试作弊。

今年1月13日,上海海事大学官微通报:2017-2018学年第一期期末考试中,发生12起本科学生考试违纪作弊事件,这些学生将受到包括开除学籍在内的严厉处分。


而在查处的12起作弊事件中,携带手机、小抄、课本参加考试的有5起,用草稿纸传递答案的有2起,通过手机建微信群、QQ群作弊的有5起,按照《上海海事大学考试考务工作管理规则》(沪海大教【2017】210号)第八章“考试违规行为的认定与处理”的第五十条第三、四款规定,上述学生将受到包括开除学籍在内的处分,处分文件将完整地归入学生档案。




考试作弊这件事,说来奇怪,它是一种很特别的存在。

明明所有人都觉得它见不得光,有违道德,却又见怪不怪,前仆后继地冲到第一线,把它和自己推向阳光下。

而近几年,考试作弊已成为大学校园里的常态。作弊方式也在与时俱进,不断推陈出新。

打印店永远不缺“老板我要缩印”的声音。

夹带、偷看、考场交流、换卷、传递、暗号、占据有利地形、利用现代通讯工具、替考、与监考人员联手等各种各样的作弊花招在考场上发挥得是淋漓尽致。




冬天棉袄的袖口,永远都是最佳的作弊工具。

在中国大学里面,无论冬天考场的空调开的只有暖和,大家都会坚守绝对不脱外套的原则。因为大家都知道,大衣里可以藏下整场考试的复习重点。

什么手机、纸条都可以藏在袖口,一半露在外面一半塞在袖子口,抄的时候薅出来,老师来了塞回去。



精明的女生会把答案藏在裙子里面,毕竟涉及女生隐私区域,很少有监考老师会彪悍到掀裙子找小抄。

虽然这样会便宜不少围观的男同学,但因为被缴获的可能性小,还是深受不少同学喜爱。




作弊的同学最怕纸条没塞好,监考老师突然让你站起来,纸条和手机这些宝贝一样都不会少地掉下来。


当然除了衣物藏宝,不少同学也习惯于把答案藏在各项考试工具上。什么水瓶、中性笔、面巾纸、文具盒、眼镜盒、橡皮,只有你想不到,没有藏不了答案的地方。

而这些作案工具,体积较小,如果想在上面多藏一些答案,不少同学会选择缩印+透明胶小抄法。

如果你在国内读书,那我打赌你一定见过。

把小抄内容并在打印店将字体缩小成6,缩印出来。然后将胶带贴在小抄上,压好泡在水里,慢慢把胶带上的纸搓掉。



这种小抄,应用场景非常广泛。可以直接贴在考卷上,可以一边做题一边打小抄,缺点是抄完一定要记得撕下来。


更多的作案环境则是在上文提及到的瓶、中性笔、面巾纸、文具盒、眼镜盒、橡皮等工具上。





如果说打小抄还是“孤军奋战”的小儿科,依靠的是个人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单打独斗能力。那么纸条传答案,比手势做暗号和先出考场的学霸通过手机发送答案,甚至直接代考就无疑是有组织、有预谋的团队合谋了。

虽比不上去年大热的电影《天才枪手》的高难度和严峻情景,但具体操作流程都是相似的。


且国内期末考有着先天优势,一是座位可以自由选择,二没有手机信号屏蔽,团伙作案还是很容易实现的。



而对于考试作弊,教育部和各大高校一直都是严令禁止的。

教育部早在2003年《采取切实有效措施,坚决刹住高等学校考试作弊歪风的紧急通知》中就明确指出:“考试作弊不仅破坏了考试公平、公正的原则,而且破坏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,败坏了学校的良好学风,损害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形象。”


不少大学除了在校规中规定,也会在考前进行严格的考前动员。

班级大会和年级大会上并通过典型的案例来教育同学,再三提醒同学诚信考试。当然在这样的强调下,仍有不少同学冲在作弊的第一线,对于这些同学,各大高校也会采取不同措施来处置被发现作弊的同学:


初级处罚:
没收作案工具,并加以严重警告。这种处罚方式,大概只发生脾气很好的老师身上。零容忍不敢说,总有心软的老师。

中级处罚:
没收作案工具,当科成绩直接减至不及格,或取消当科成绩下学期进行重修等。这种处罚方式既给了作弊者一定的教训,达到震慑作用,但在档案上未有较大影响。

终级处罚:
开除学籍,取消学位证,留校察看等重大处分。


海事大学此次处罚显然属于最严重的,直接做开除学籍处理。

据某位海事学长表示,此次处罚较为严格,平时有同学作弊被抓,大都是没收卷子、取消考试成绩。



对于上海海事大学开除作弊学生,杀鸡真能儆猴?我不看好。

首先,作弊的心态有很多。

有的是为了不挂科:每一次期末考前,总有学生在各社交平台上拜金鲤求不挂科。为了不挂科,铤而走险在考试中作弊。之前有同学抱怨说:

“都要不及格,还不去作弊的人就是傻瓜。老师上课说的什么我都不知道,笔记也没做,结果临近考试突然有一大堆知识要背,时间来不及只能作弊。”


有的是为了“不吃亏”:“考试很多人作弊,我自己不作弊就觉得有点亏。如果别人作弊,我没作,结果我分数很低,那吃亏的不就是我了。”

另外,优秀学生、优秀干部的评选,奖学金的发放、综合测评的名次等都与考试成绩直接挂钩。也有好学生为了保持绩点,铤而走险……



归其根本,不少人的大学生活还是一个混字。

潇洒地混了一个学期,只要冒“期末作弊”这一次险,这个买卖不算亏。

大学考试的检查制度大都不会像高考那么严格,因此注定会有大把大把的漏网之鱼。杀几只猴子而起到的威慑作用,和大多数人侥幸逃脱相比,实在不值一提





下面的场景相信大家不会陌生:

每次有人作弊被抓,幸存下来的同学都会走到他的旁边,拍拍他的肩,操着几丝安慰和开导的口吻说:大兄弟,这次只能自认倒霉啊,谁叫那个老师傻B!

然后,等到新一轮的期末考试开始,学校的打印店又会再次迎来一波又一波的顾客。

想杜绝大学作弊,绝不是“杀几只鸡”那么简单。






你做过弊吗?诚实点哈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Comsenz Inc.  

GMT+8, 2025-7-10 07:35 , Processed in 2.210788 second(s), 27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1
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